由轻流联合国际数据公司IDC编写的《无代码平台应用白皮书—圆桌式开发推动企业数字化创新》正式发布。
本白皮书以推动数字化业务发展为切入点,从构建数字化业务的核心、数字化业务对软件开发的新需求出发,对无代码技术发展、无代码平台应用场景及价值进行深入阐述。
同时结合IDC的相关市场数据调研和轻流在无代码领域的多年探索经验,对无代码平台与「圆桌式开发」「圆桌式开发」与推动企业数字化业务创新的关系进行全方位剖析,旨在为广大管理者提供前沿行业见解,以新型的协作方式加速组织数字化升级。
免费领取入口:《无代码平台应用白皮书—圆桌式开发推动企业数字化创新》
以下内容摘自IDC《无代码平台应用白皮书——圆桌式开发推动企业数字化创新》
核心摘要:
1、数字化优先战略的核心是赋能业务的数字化转型
企业数字化转型已经不只是单纯的数字化技术升级,而应是基于数字化技术对企业进行全方位的优化和重构。IDC认为,企业应主动推进数字化优先战略,以技术为杠杆,撬动企业业务发展,为客户不断创造新的价值,进而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企业应扮演好“数字化创新工厂”新角色
IDC预测,全球范围内,到2024年,数字经济的发展将孕育出超过5亿个新应用/服务,相当于过去40年间出现的应用数量的总和。未来企业不仅是应用的购买者,也是应用的缔造者,将自身打造为“数字化创新工厂”可加速业务与技术的融合发展。
3、无代码加速实现软件创新,支持数字化业务发展
无代码开发平台作为下一代应用程序开发模式和工具,为促进数字化业务发展,破局数字化转型挑战提供了支持;其具有可视化的用户界面、开放集成各类云环境、原生支持跨平台、支持团队协作开发等特点;通过拖拉拽的方式,相关人员可以自助化开发应用程序,满足企业级应用快速变化的动态需求,加速企业软件业务创新。
4、圆桌式开发是推进无代码平台落地的理想协作方式
圆桌式开发是一种开发协作方式。无代码平台是“圆桌式开发”理念的最佳实施和落地工具,它为业务人员和IT人员的沟通创造了条件,提供了共同语言基础,利用无代码平台的丰富功能使圆桌各方能各司其职,实现更以业务发展为核心的开发模式,提升企业生产力,共同推动企业数字化创新。
一、以技术为驱动力,聚焦数字化业务发展
IDC预测,到2022年,全球65%的GDP将由数字化推动;在中国,到2025年,数字经济在GDP中的占比将超过70%。
加速数字化优先战略落地,开启以业务为核心的数字化转型新时代
随着数字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企业数字化转型逐步从1.0时代跨入2.0时代,即从加速和扩大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和对业务的支持,到关注数字化转型带来的切实经济价值和收益,提升投资回报率。可以预见的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下一个阶段是迈入数字化业务时代。
数字化业务时代下,新流程、新人才、新产品和服务、新体验——这四个维度是打造具有生命力的数字化业务的重要因素,它们互相关联,循环往复,目标就是采用数字化新手段重组原来的业务服务模式和生产要素,进而带来质的改变。
每个企业都将是数字化创新工厂
IDC预测,到2025年,超过2/3的G2000企业将成为能够提供高品质软件的数字创新服务商,从而为其客户创造新的价值。未来,企业不仅是软件的购买者,也是软件的缔造者,成为“数字化创新工厂”。
何为“数字化创新工厂”?IDC认为,其应具备如下三个维度的特征:
- 软件定义的基础设施
- 软件赋能的创新
- 软件支持的持续演进
为了更好地完善企业数字化创新工厂能力,适应数字化业务的发展,软件开发应具有如下特征:
- 敏捷:快速响应市场变化
- 易用:业务人员参与到数字化转型过程中
根据IDC预测,到2025年,在超过5000人的组织中,15%的员工将会承担一些开发或自动化工作,来弥补开发人员不足的问题,这将是增长最快的员工类型。
- 高效:开发过程的连贯、高效、高品质
- 个性化:软件适应业务,而不是业务适应软件
基于市场对于敏捷、易用、高效、个性化的软件开发方式的需求,低代码/无代码开发逐步成为企业关注的焦点。其大幅缩短软件开发从需求提出到部署应用的时间,为加速企业软件创新、促进数字化业务发展、实现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支持。
二、无代码平台应用迈向纵深,加速企业流程重塑与业务创新
IDC认为,无代码开发平台主要具备如下几方面的特征:
- 可视化的用户开发界面
- 满足各类云环境的部署要求
- 原生支持跨平台
- 拥有超强的可扩展能力
- 良好的团队协作支持能力
- 支持企业级大规模系统开发
凭借无代码开发操作简单、易搭建、易用性高等特质,相关开发人员数量持续攀升。IDC预测,从2021年到2025年,全球无代码开发者数量将会有226%的大幅提升。
无代码平台应用价值
IDC调研发现,企业普遍认为,与传统开发模式相比,无代码平台在优化内部管理流程、支撑新业务系统快速落地、应用新技术能力、开发方式现代化、业务与IT有效互动、升级客户体验等方面有显著优势。无代码平台的这些优势,可以从业务应用价值、创新应用价值、技术应用价值与人才应用价值四个维度来概括。
无代码平台时代下技术与业务关系面临改变
- 无代码的出现对IT人员的角色带来什么影响?
- 无代码时代业务与技术的边界在哪里?
- 无代码平台可以在复杂组织架构中实现规模化落地吗?
针对以上无代码技术引发的疑惑,IDC认为:
- 无代码的出现不会削弱IT人员的价值,相反会促进IT人员提升自身技术能力。
- 无代码时代,业务与技术的关系更加紧密。
- 无代码平台不仅适合小型企业,同样适合大中型企业,但无代码平台的规模化应用非常需要系统化、科学的多方合作机制。
IDC调研发现,50%的被访企业认为,在实现无代码平台的更大规模落地的过程中,IT和业务部门缺乏有效的协作机制是首要阻碍因素。如何定位业务部门、IT等各部门之间的关系,促进IT和业务紧密协同的方式,是企业不得不面对的新问题。
免费领取入口:《无代码平台应用白皮书—圆桌式开发推动企业数字化创新》
三、释放圆桌式开发价值,深化无代码平台落地
长久以来,企业IT部门与业务部门形成一种“甲乙方”式的协作关系:业务人员作为“甲方”提出需求,IT人员作为“乙方”根据需求实施开发。伴随企业数字化成熟度加深,数字化优先需求越来越迫切,这样的开发协作模式逐渐展现出诸多弊端,在大型企业中尤其明显。生产工具的革新,技术手段的演进,可帮助企业打破壁垒,提供满足生产需求的解决方案。
基于圆桌式开发深度赋能企业协作创新
圆桌式开发是一种开发协作方式,是包括IT人员、业务人员、数据分析师、架构师等多方角色在内的协作机制,圆桌的各方基于共同目标紧密联系在一起,通过密切协同,高效敏捷地完成应用系统落地工作。
当前来看,无代码平台是“圆桌式开发”理念的最佳实施和落地工具。
首先它降低了技术门槛,为业务人员和IT人员的沟通创造了条件,提供了共同语言基础。其次,非专业IT人员可以通过快速上手学习,深度参与到软件创新的过程中。无代码平台的丰富功能使圆桌各方能各司其职,共同确保应用开发的成功。
圆桌式开发作为一种新型的协作模式,凭借其普适性、高价值等特征,将持续引领未来企业开发理念和流程。IDC预测,在2022年,全球20%的大型企业将派遣业务部门代表常驻技术团队,或者反之,以确保内部协作效果和自主开发应用程序满足业务需求。圆桌式开发符合这种业务部门与技术部门相互融合的趋势。
圆桌式协同里的角色分工与合作
软件项目是否成功的关键在于团队,团队的关键在人员协作。与传统的角色分工相比,参与圆桌式开发的角色有了相应的变化:
IT人员角色的变化:所有协作需要一个主导和组织者,在圆桌式开发中,理想状态下IT部门(或CIO、CDO、CTO)应当承担主导者的角色,他们是权限的把控者,是规则的维护者和制定者。
业务人员角色的变化:对业务人员来说,业务人员要掌握无代码平台的使用方法,成为新业务的发起者与探路人。
基于此,企业将不断拉近技术和业务的距离,升级传统IT模式,IT部门或业务部门不再是一个个封闭的独立部门,而是具有共同目标的、紧密合作的数字化梦之队。
实现圆桌式开发落地的成功要素和方法指南
基于无代码平台的圆桌式开发模式在不同体量、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里可以呈现出不同的形式。圆桌式开发的成熟度大致包含三个阶段:
起步阶段:在项目初期,尤其是对于业务部门发起的项目而言,圆桌式开发需要有至少一位深度了解产品与业务的搭建者参与进来,针对三五个常用场景,基于无代码平台搭建出可以覆盖一批部门和员工的应用系统。
深入阶段:当无代码平台发展进入相对成熟的状态,IT部门会以组织者而非领导者的角色参与到项目中来,圆桌式开发也会变得复杂起来。此时,随着业务的发展以及参与员工规模的展开,需要明确不同参与角色的权限,并且需要将无代码平台的使用纳入制度化范围,比如有计划地组织开展相应的培训让业务人员了解无代码平台的使用,在企业范围内鼓励创新文化的形成,也可以成立专门的项目组以激活企业创新。
优化阶段:处于该阶段时,圆桌式开发和无代码平台的应用已经进入更为成熟的状态,此时企业已经具备深厚的无代码开发经验,企业自身具备更强的开发能力,自身也会产生更多的应用开发需求。这时,IT部门依旧呈主导和指导的角色,此外,相应的数据分析能力、底层架构能力等会被逐步引入,无代码平台的应用深度和广度会有质的飞跃,企业数字化业务也会进入高速发展状态。
IDC认为,使用无代码平台进行圆桌式开发适用于各种规模的企业与组织,对于不同类型、不同规模、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而言,参与圆桌式开发的角色及其协作方式也会呈现出差异。
但不论何种规模或配合形式,基于圆桌式开发,各个参与角色可以平等对话、密集地信息交互、各司其职地配合,通过短暂快速的上手学习,让更多的角色以“生产者”的身份参与到软件生产过程中,指数级地提升整体生产力。
以上为简版内容,完整版白皮书可在下方领取
Leave A Comment?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