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无代码/低代码站在风口。
你可能已经听了不少关于无代码/低代码的黑话,由此产生了不少误解。
今天,就来给你扒一扒对「无代码」你也曾认可过的观点!!!
观点一:低代码包含无代码
辟谣:并不是
目前行业内普遍认为低代码包含无代码,实际上从适用人群而言,低代码平台更加适合有技术基础的IT人员使用,让企业自身的IT人员能够基于低代码平台进行快速高效的开发工作;而作为没有IT基础的业务人员却很难上手。
无代码虽然是由低代码延伸而来,但无代码却可以让那些以前并不会写代码的人,可以像搭积木一样建立企业的管理系统,无代码平台适用的人群会更加广泛。
观点二:「无代码」就是不用编写代码
辟谣:分对象
针对「无代码」平台而言,它是将已有代码的可视化模块拖放到工作流中来创建应用的过程。这些可视化的模块是先由IT人员在后台通过代码开发完成的;无代码开发其实对后台的支持能力要求很高,需要专业的技术团队来完成底层功能模块的开发。
针对使用者而言,确实是不需要代码就能搭建应用;这使得那些完全不懂代码的业务人员可以像组装乐高玩具一样,通过简单拖拽这些“已封装好的模块”快速搭建企业管理系统。
观点三:「无代码开发」这个概念是炒作
辟谣:不是炒作,是趋势
Gartner(成立于1979年,是第一家信息技术研究和分析的公司,也是全球最具权威的IT研究与顾问咨询公司)预计,到2023年,全球超过50%的大中型企业将把低代码/无代码应用平台作为主要战略应用平台之一。无代码平台可以给IT及业务人员更好地赋能,让公司的业务与IT共同助力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
观点四:「无代码」只适用小微企业、搭建简单应用
辟谣:并不是
无代码平台适用于不同规模企业的各种业务场景,下面根据不同类型业务做个详细说明:
1)集成型业务:一个平台、多套系统
对于中型企业、集团企业,或者有一定IT能力的企业,有多个场景需要使用系统进行管理时,可以通过无代码平台部署多个场景的系统。不仅如此,通过平台的“连接能力”可以对企业已有的其他系统进行数据打通。
2)成长型业务:快速响应业务变化
对于处于高速发展的企业、小微企业,传统业务系统的交付模式很难在第一时间响应这样的快速变化。通过无代码,企业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落地场景解决方案。
3)长尾型业务:满足非标准化需求
对于中小企业、集团中的一个部门,在管理中会有特殊业务场景,例如智能制造场景中的TPM设备管理、CI合理化建议、andon快速响应系统……由于它们标准化程度低、需求特殊且种类繁多,很难在市场上找到一款标准产品,这个时候使用无代码平台即可快速实现个性化搭建。
观点五:无代码会取代程序员
辟谣:不会,但是影响是有的
无代码平台的出现,并不是为了取代程序员,而是减轻和降低开发者的“工具属性”。让开发者尽量减少重复劳动,从代码实现到创作,是未来价值的必然趋势。同时,无代码的方式,也减轻了开发人员的劳动,不需要多次和业务人员和实际使用人员反复沟通,面对界面化的需求,对于开发人员,很可能是将之前的代码推翻重来。
这里分享一个在知乎上看到的类比:如果哪天你们公司的IT部被干掉了,肯定不会是低代码/无代码开发砸了他们的饭碗,就像智能手机并没有砸掉摄影师的饭碗。如果哪个失业的摄影师怪罪于智能手机,你会认同吗?
观点六:无代码是个伪需求
辟谣:显然不是
中国目前一共大概有700万开发者,但是企业数量却有数千万家,在数字化浪潮中,开发者数量远远无法匹配企业的数字化需求。
但是无代码意味着“人人皆是开发者”,在基于「无代码」的基础上,提供了几乎界面化的二次定义能力,这就又为未来的拓展提供了非常好的想象空间。当企业现在研发资源不足或某些定制能力需求不强的情况下,先通过无代码赋能业务人员“开发”应用,同时可以通过「无代码连接引擎」快速和其他系统打通减少数据孤岛。
观点七:无代码是无所不能的
辟谣:当然不是
你觉得人民币是无所不能的吗?
无代码的时代已经来了,如果你还不了解无代码,赶紧收藏、分享、点赞这篇文章哟~